通过多年走访各个行业的顶尖人士,我们发现真正的大师都是极其善于提问的。

好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建设性的解决方案,还能激发人的好奇心、创造力和学习动力。
提出真正击中内心的问题,有改变人生的力量。
毫不夸张地说,会提问的人一开口就赢了。
所以今天就来聊聊。什么是好问题?
01
如何提问才能触及本质?
要问好问题,一是需要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敏锐性;第二,我们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,找到问题的根源。
丰田有一种管理方法叫“跟进到底”。
如果机器突然停止运转,
问:“为什么机器不运转?”
答:“因为保险丝断了。”
问:“为什么保险丝断了?”
回答:“因为过载电流太大。”
问:“为什么超载?”
回答:“因为轴承润滑不够。”
问:“为什么轴承润滑不够?”
回答:“因为油泵吸不上润滑油。
问:“为什么机油泵吸不上润滑油?”
回答:“因为油泵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磨损。”
问:“为什么油泵磨损严重?”
回答:“因为油泵没有装过滤器,所以铁屑混进去了。”
在这里提问之后,你会发现在机油泵上安装一个滤清器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。
如果不问根源,只是简单的换一个导火索,同样的问题还会一而再,再而三的发生,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。
酵母余超龄是一个极其善于提问的人。那个时候,余头在阿里中公铁军里,能管5到6千人。刨根问底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。
在一个问答环节,一个学生问了一个不知从何说起的问题:
我觉得我知道很多管理问题的核心本质,但是我管理不好。这是为什么呢?
对于这个学生,余头有一波“灵魂拷问”。
问:你们公司现在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?
答:最着急的是产品负责人招不到。
问:你知道你要招的人在哪里吗?
答: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人才画像,发现符合条件的都是在条件比较好的省会城市,不喜欢来我们这种资源稀缺的县。
问:那你为什么不考虑把产品部放在省会?
答:其实2018年我们就在思考这个问题,但是中间还有很多障碍。
问:什么样的障碍?
答:最大的障碍是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和联系。
问:那你能安排产品部的人每周至少两天在供应商所在地工作吗?很多公司的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都不在一线城市,甚至不在国内,但是这些公司可以经营的很好,甚至很有竞争力。
回答:……10、11、12、13、14、14、15、15、16、16、17、18、18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8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9、1
问:你从2018年到现在都考虑过了,答案都有了。事情还没有解决。原因是什么?如果你认为可行,就去做。你还在犹豫什么?
我明白了。其实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执行力和决心。
通过余头的提问,我们可以看到,很多时候,只要问出事情的根源,问题就解决了一半。
02
我们如何提问,我们如何生活?
2006年7月,印度尼西亚附近发生了罕见的地震和海啸。近3000人死亡或失踪,7万多人无家可归。
海啸幸存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,很多人深陷创伤和抑郁之中。
这些人在寻求心理援助时经常会问:
为什么这么悲惨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?
当援助组织绞尽脑汁对抗负面情绪时,一个倡导积极心理学的团队向求助者重新提出了两个问题:
这场灾难如何改变了你的生活?
怎样才能让生活继续下去?
许多寻求帮助的人回忆说,这两个问题帮助他们打开了灾后生活的新视角,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。
我们的问题是我们的思维方式。
太多时候,你只是因为问错了问题,就陷入了悲观的情绪,感到无助。
问负面的问题,你会得到负面的答案;问积极的问题,你会得到积极的答案。
但很多时候,我们的提问都是不加思考的简单回应,这其实是一种被动的生活态度。
前几年公司招了一个特别勤奋好学的毕业生。在试用期里,她看起来每天都很主动地问问题,但却不受老板的青睐。
她在问什么问题?
记得有一次她问她的部门老板:KPI的英文全称是什么?汉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?
试用期过后,她的顶头上司这样和她谈话:
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量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,一个简单的术语不到一分钟就能在网上找到。这么简单的问题,为什么入职后第三周不查?而是为什么要等别人给你答案?
在我看来,你对工作的态度太被动了。你宁愿等别人直接告诉你一件事情的解决方案,也不愿意主动去摸索总结,或者自己制定优化方案。
与其空谈不如主动掌握生活,就是审视自己的问题是否值得去问,然后带着问题去行动,立即行动。
从最小的细节开始,我们必须表现出积极的态度。
那些简单的答案,不要浪费生命等别人来告诉你。
因为提问出口代表了一个人思维的重量,而思维的重量往往就是生命的重量。
03
你的问题有没有触及人心的力量?
1983年,乔布斯试图挖到百事可乐的墙角,招募时任百事可乐总裁的约翰·斯卡利(john sculley)。
斯卡利考虑了很长时间,但当面拒绝了这个提议。此时,乔布斯说了一句至今仍被视为“最佳销售广告”的话:
“你是要卖一辈子糖水,还是要改变世界的机会?”
斯卡利瞬间被乔布斯的话感动,成为了苹果的CEO。他和乔布斯一起推广了第一台Mac电脑,创造了苹果历史上最好的广告“1984”。
在这种情况下,乔布斯成功地将百事的数百亿业务解读为“卖糖水”,从精神上对百事总裁的工作进行了严重的降维打击。同时,他将苹果的创新提升为“改变世界”。
此前,在斯卡利的心目中,百事可乐是跨国商业巨头,苹果只是一家新的创业公司。但在乔布斯的直接追问下,这两家公司的格局和未来立刻发生了巨大的逆转,他们做出了很高的判断。
乔布斯的质疑力一直在发挥作用,改变了很多人。
说到底,是因为他在沟通中以提问的力量主导了对方的思维。
结论:
你如何提问,你如何生活。
很多时候,我们在问一个问题“为什么”之前,要记得先问“是否”。
有人问,为什么我的工作这么差?但这份工作是真的不好,还是你不具备完成工作的核心能力?
有人问,为什么我的下属完不成KPI?但是你的下属是真的没有完成KPI,还是你没有好好辅导他们,追他们?
有人问,为什么我总是做不了自己喜欢的工作?但是你有没有再问自己一个问题:我喜欢的工作适合我吗?
我们的问题是否有效,取决于它是真题还是伪命题。所以每当我们问自己“为什么”的时候,一定要再问一次“是否”。
那么到底什么是好问题呢?
一个好问题是一个直入人心的问题,它能帮助你达到目标。